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代瓷器出处及价格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宋代瓷器出处及价格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宋瓷器和北宋瓷器的区别?
一、釉色上的差别。北宋时期的龙泉窑最初受到越窑与瓯窑的影响,釉色为青黄或淡青色,南宋时期则出现了梅子青和模仿汝窑的釉色;而元朝的龙泉青瓷的釉色则有青中带黄或青灰色。这种釉色上的差别是因为釉的成分与工艺差别导致的: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的釉含钙量较高,是典型的灰釉,而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多种釉色则是通过控制含铁量、瓷器的烧成温度计气氛进行调整的。
二、底胎上的区别。北宋时期的龙泉窑瓷器的胎为瓷石烧制而成的灰白胎,南宋时期则为瓷石与紫金土混合烧制成的“黑胎”。
三、纹饰上的区别。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普遍装饰着刻划花,花纹有莲瓣、牡丹、菊瓣、龙纹等;南宋时期的龙泉窑瓷器则以刻花为主,划花为辅,有时也会出现花口,花纹与北宋时期基本相近。
四、器型上的区别。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有盘子、碗、执壶、梅瓶等,从器型上来看相对优美。而南宋时期的器型则更为丰富,此时除了日常器皿之外,还出现了文房用具和陈设供器等,同时也烧制了一些***用品。
五、整体风格上的差异。如果说北宋的龙泉青瓷仍然受到越窑等其他瓷器种类的影响,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那么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则宋朝生活的那份典雅与细腻。
磁州窑拍卖成交记录?
磁州窑瓷器拍卖榜第5名 宋 磁州窑风花雪月酒色财气梅瓶
估价:HKD 5,000,000-8,000,000
成交价:HKD 5,750,000
拍卖会:保利香港2013年秋季拍卖会
时间:2013-10-07
宋代瓷器分类口诀?
最能代表中国瓷器制作水平的,是宋代的五大名窑: 汝、官、哥、钧、定。简单一点说,它们就是四个民营企业和一个国营企宋代的官窑瓷器,论质量、艺术高度,在中国瓷器史上可是顶呱呱的。
那么官窑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有一个口诀,记住它,对你了解官窑十分有帮助。
紫口铁足官窑现,釉细润厚超胎限。
瓷器足部本无釉,烧后黑色都可见。
口部釉薄显胎骨,粉青翠青价上万。
宋代官窑瓷器你了解吗?
宋官瓷不应与宋代五大名瓷等同。根据冯先铭先生的[中国陶瓷]中的定义,北宋汴京官窑和南宋修内司与郊坛下官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宋代官窑,在传统的宋瓷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中排第二,是五大名瓷之一,而非全部。因此,不应以明清官窑瓷器的概念套用宋瓷,此官窑非彼官窑也。
虽然其他宋瓷,特别是汝瓷,也由官府烧制,或作为贡品而官用,但不宜通用宋官之名,以免混淆。此外,宋瓷带款者,极为罕见,有款的多为近仿,不可不防。
汴京官窑瓷器仅在北宋时期烧制,南宋时已见诸于文献记载。窑址应是在汴京附近,由于黄河多次泛滥而埋在泥沙之下。重新发现其窑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南宋官窑,又分郊坛下及修内司,后者窑址已在杭州郊外老虎山发现。与北宋官窑不同,南宋官紫口铁足,胎土不同。
存世宋官瓷多为故官旧藏,现为两岸故宫博物院藏品,民间偶有所见。主要特征是单色釉,天青、米黄等,大开片,没有金丝铁线。
二十世纪初修建京汉铁路时曾发现一批宋官瓷器。当时市场上突然出现久不见踪迹的宋官瓷,大多数人以为是日本人的仿制品,未予以重视,导致这批官瓷大部分流向欧美。这恐怕是日本人在搶夺中国古董上唯一输给欧美的一次。这批瓷器大多经伦敦的几个知名古董商,包括日商龙繭堂,在二十世纪四十、五十年代流入欧美私人藏家之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淀,近年来偶然在拍卖市场上得见。这批官瓷,尚未得到足够的认识。
元、明时均有仿制宋官瓷的,与真正宋官有时很难鉴别,故传承有序成为一个鉴识标准。以下几件有南宋官瓷特征的传承有序的藏品就反映出这个问题,即使顶级大拍行的专家,在断代上也留有余地。第一件为上个月纽约苏富比拍品,标为宋至明,成交价35万美元,第二件为佳士得拍品,标为宋/元,成交价1.5万(这件上手时手感明显重,元的可能性大,反映在成交价上)。其余几件均由拍卖得来,六、七十年前的记录均定为宋。但断代也有一定空间,最后一件是明或以前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代瓷器出处及价格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代瓷器出处及价格大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