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瓷器上的四叶花图案寓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瓷器上的四叶花图案寓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有没有发现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比甲骨文先前千余年,已传有“仓颉造字”的传说,因此甲骨文不属于最早的文字。
1、汉字的起源(约在6000∽8000年前):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陶文”、“岩画”、“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以及诸多相关仓颉造字台、仓颉庙、仓颉墓等遗迹。仓颉生卒年:公元前4666∽4596年,比甲骨文的发现早1600余年。现代学者认为,形成系统的文字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而仓颉确有其人,也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是代表性人物。
2、仓颉造字碑:仓颉所书28个文字就是个很好的证明。《大观帖》翻刻时将《仓颉书》28字译为:“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仓颉书"乃是中华汉字五千年文化史的见证,通俗易懂、博大精深,是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3、文献记载,“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广泛流传。《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文解字序》中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4、岩画的发现,古文物的出土,发现很多原始刻画符号,这些有很多是原始文字。甲骨文是至今发现的成熟文字,由于在龟甲、兽骨上留下的文字,因而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也说明中国文字在殷商时期及之前尚未统一。所发现的原始文字,因学者们没确定为何种字,因此亦普遍认为甲骨文是现行的最早文字,也不为过。
谢邀。甲骨文已是很成熟的文字,基本上实现了符号化。在这之前肯定还有更古老的文字。二里头陶文(记不清了)好象也不是最古老的文字,因为也多是符号。文字的雏形应该是象形文字,多半象绘画。抽象化已转入高级了。
当然有!
甲骨文是一套十分完备和成熟的文字体系!如果说它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对,也不对!
作为商朝的文化产物,甲骨文出土于殷墟,距今已有3600年的历史!但很显然,甲骨文之前,必定还有更早的,还不是十分完备的文字体系!
如果以时间来看,在晋南著名的陶寺遗址中,考古学者就发掘出土过夏朝早期的文字,其年代距今约4200——4000年!
1984年,在陶寺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学者们在编号为H3403的灰坑中发掘出一个朱书陶壶,令人惊喜的是,上面竟然写有两个文字,清晰可见!
有学者将这两个字解读为“文”,“尧”,因此,这使得人们越发的相信,陶寺遗址就是传说中的尧舜之都——平阳!
而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大量载有契刻符号的甲骨,而这些甲骨契刻的年代,早于殷墟甲骨文4000多年!
其年代甚至比号称世界最早文字的古埃及纸草文书还要早,且早于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刻划符号2000多年!
可见,甲骨文并非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但我们可以说,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套成熟的文字系统!
事实是,任何一种文字的产生和发展,都必定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去发展和完善,因此,甲骨文定不会是在商朝时期才出现!
而是在商朝建立前,就已经在黄河流域形成,根据学者们的研究,贾湖遗址中的契刻甲骨,很大可能就与殷墟的甲骨文一脉相承!
因此,汉字的历史,绝不能仅以甲骨文作为起点,必定还有更加漫长的发展历史!
大家觉得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
作为历史迷的瞌睡家前几个月在安徽合肥出差,周末经常泡在安徽博物院参观,这里有个专门展示“蚌埠双墩遗址”出土文物的展厅,其中就有七千年前的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展览。
安徽博物院双墩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研究资料:
安徽蚌埠双墩遗址,根据其出土文物的相关研究,其为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有六百三十多个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大多存留在陶器的底足圈内,就像后来瓷器上的戳记。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刻划符号很大可能是这些器物的标记和装饰,但也不排除是用来记事或者计数用的。
这些刻画多数为图画,也有部分抽象的符号。以鱼纹、猪纹为多,还有鹿、蚕、鸟、虫,以及日月山川等自然景物。还有一种“四叶花”的形象不时出现,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当时“物候立法”的内容。***、***、网鸟、养蚕、种植等等构成一幅幅上古时候生活的“连环画”。双墩刻符中不少符号反复出现,使用频率高,具有明显的记事性质和一定的表意功能和可解释性,猜测它们很有可能是中国文字的源头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瓷器上的四叶花图案寓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瓷器上的四叶花图案寓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