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瓷器青料的时代特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瓷器青料的时代特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万历瓷器年款特征?
“万”字表现了迟早两期的个性明万历官窑年款多为六字楷书,四字楷书较少见。有青花和紫彩书写款,也有刻划款或在刻划款的笔画上填绿彩的。落款方位较杂乱,多见于外底,还有内底、外口沿、肩部等。青花烛台则书于盛盘下。六字款的摆放方法有六字双行、三行、单排横书、单行直书及旋环形等。款外有围以双圆圈或双方框的,也有无边栏的。有一种青花番莲八吉利纹高足碗,内底心直书六字单行款,款外加双方框,框外复加双圆圈,此种样式较罕见,明代除万历朝外,唯宣德朝还有此样式。有些尊、洗的外底不施满釉,而是仅在基地有一圆饼形釉罩住六字双行青花款。
万历官窑瓷器年款中的绝大多数为青花款,且迟前期特征明显,前期的青料与隆庆时类似,呈色淡雅,字体挺拔有力,中晚期则淡雅者少。万历款识字体颇近颜体,正经整齐,敦厚刚劲,笔力较硬,转机处多抑扬,捺多偏长。前期字型较瘦,晚期趋肥。“大”字之撇、捺抑扬有力,“万”字有“草头”( 艹 )与“羊字头”两种写法,表现了迟早两期的个性。
官窑器大多书青花"大明万历年制"双行六字楷书双圈款,很少使用"万历年制"四字款,只有和其他字句合用的,如"古周饕餮,万历年制"、"万历年制,纯忠堂用"等。
民窑器年号款有"大明万历年制"、"大明万历年造"、"万历年制"三种。除年号款外也有古语款、赞颂款、图记款等,有"福"、"禄"、"寿"、"万福攸同"、"金玉满堂"、"玉堂佳器"、"富贵佳器"、"天禄佳器"等。
瓷器中土青料与麻仓土色质区分?
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用途的物质,麻仓土是用于做瓷胎的用土,颜色白中微带***、绿色、灰色或浅红色,它是产于景德镇麻仓这个地方,土青料是国产的青花料,所以称为土青料,主要含有氧化钴,它呈现出绛紫色,还有进口的青料称为回青料,颜色也差不多,他们之间不是一回事情。谢谢
乾隆年制黄地青花瓷器真品特征?
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民窑青花种类丰富,色彩亮丽,画面多样,造型新奇。乾隆青花官窑和民窑中高档瓷器的胎土淘洗精细,在中小器物的胎骨中找不到未粉碎的瓷石颗粒,胎骨洁白致密。乾隆青花在清代素以“稳定、浑厚、沉着”而著称,使用国产青料绘制
在造型上,乾隆官窑造型规范,制作精细,整器线条古拙,无柔和感,大件器物不变形,厚薄均匀,工整;胎制较粗,做工精致;底足打磨后呈泥鳅背状,手感滑润;器形无所不包,大到桌子,小到掌中玩物小鸟食灌应有尽有,多仿明宣德,且不留款,如果见到一件无款宣德青花瓷器,很有可能为乾隆时所仿制;清代青花瓷造型因循守旧,如盘、碗、樽等许多器物,从康熙到宣统,款式、尺寸都从未改变过;乾隆青花瓷也是这样,《钦定皇朝礼器图式》“盛大花瓷碗,口径一尺一寸七,高五寸三分……”凡是不符合钦定尺寸的青花瓷,就要考虑是否伪器,鉴定时应特别注意。
在青料上,乾隆官窑用浙料,呈纯正蓝色,发色鲜翠,分不清浓淡层次,多仿宣德,人为的在青花中点染铁锈状黑斑,与宣德青花中的铁锈斑相比显得浮躁,成色不稳定,且有晕散现象;釉底带有气泡,釉色白中泛青,所有器物施满釉;亦有部分仿成化,呈青色,发色淡雅平和;少量仿嘉靖,呈蓝紫色,发色鲜丽纯真;乾隆青花瓷以品种取胜,可谓百花齐放,其种类大致有青花矾红彩、外豆青里青花、外酱色釉里青花、哥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斗彩玲珑瓷、黄地青花、黄地青花加胭脂红、淡描青花填绿彩为乾隆首创。
在纹饰上,乾隆官窑仍有明代遗风,内容繁杂,勾染并用,线条挺直,生硬,画笔工整;纹样守旧,拘谨,呆板,缺乏生气;在器物上画的很满,部分仿成化,布局疏朗;其纹饰内容主要有缠枝、折枝水果,云龙纹,山水,人物,花卉以及各类吉祥图案,如三星图、百子图、荣升、福寿、百福、麒麟送子等;另外,乾隆喜欢将自己的诗词烧制于青花瓷上,为乾隆青花瓷在纹饰上的重要特征。
在落款上,乾隆多伪托款,亦有少量仿成化、正德、嘉靖,所仿明款得心应手,真伪难辨,但与明款相比显得软弱无力,拘谨,不及明款豪放,多用铁线篆写成,字迹工整纤细,娟秀无力,为馆阁体;帝王年号款较少,为“大清乾隆制”,书款规范,极少草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瓷器青料的时代特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瓷器青料的时代特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