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代瓷器笔法特征描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清代瓷器笔法特征描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清瓷器鉴定技巧?
例如,看造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陶瓷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就给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魏晋笔法是怎样的?为什么有人认为后人无法超越?
这个问题很好,所谓技近乎道,谈笔法便离不开魏晋的思想。
可以说魏晋笔法体现的是道家思想。那么道家思想到底是啥呢?为什么道家思想衰亡以后字写不好了?为什么米芾等书法家都说自己的书法是学道所得?
首先对魏晋书法和道家思想关系做个总结
(一)形而上者通于道,形而下者备乎器。王羲之家族崇信天师道,所以道家思想对于王羲之的形象太大了,以至于他的儿子都和他一样崇信天师道,名字里带一个之字。
下面说一下道家思想的总纲:
王羲之的书法体现的是道家阴阳中和平衡思想,道法自然思想,无为思想;体现的是《周易》简易变易不易,笔简意丰;体现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进而笔笔相生的结构章法;体现的是把道应用在器物上,笔墨纸砚均需要有阴阳中和的思想。所以说我们接下来一一分别叙述。
(一)道家阴阳中和平衡,道法自然,无为思想。
就说书法的结构,我们讲究笔法,势,裹束。笔法上强调以中锋等为主,侧锋为辅,不要一味中锋也不要一味侧锋。有中锋才有骨力,有侧锋才有妍美丰富的笔法。而且强调我们要师大自然,从王羲之书论可以看出王羲之对大自然的形态和书法关系互为吸收,甚至鼠屎,栗子皆入书法。
再说无为思想,王羲之的气韵是追求散淡平和的,清微淡远的,散淡是魏晋的佛学思想,也就是道家修为方法,讲究无意于佳,心无挂碍,讲究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泰则风神生,他是一门综合的修为方式。
魏晋时代,书法艺术发展到了第一座高峰,这个时期书法字体的演变基本完成,并且笔法的核心也基本确定。
竹林七贤
魏晋时代解放思想,文人士大夫追求恬淡自然的生活趣味,这种追求通过笔墨技法,保留在书法艺术作品中。因为书法艺术创作者的精神灌注在作品中,这种群体性的闲适淡然的整体风貌,在后世几乎成为绝响——历史上不曾在出现过魏晋时代。
王羲之
这个跟笔法本身无关,而跟笔法完全的为展示个人情怀的融合的水平有关:书为心画的实现程度。后世之著名书家达到这一高度的不是没有,而是几乎都是孤例——颜真卿、赵孟頫、苏轼、米芾。。。整个一个朝代都这样,也只有清末民初有的一比:这两个时期都处于社会大动荡,文人觉醒,参与社会管理事务更深入、西方工业革命新思想由明治维新成功的日本间接输入等。与魏晋时代的区别是:民国是集大成的时期,魏晋是发端之初,但都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和展示空间,故而百花齐放,光辉灿烂。
语言学大师殷焕先先生 急管帖
造就这两个伟大的艺术之盛世的根本原因,真的不是笔法的原因,而是自由的精神。
笔法在蔡邕之后,中间的王羲之、张旭、颜真卿、苏黄米蔡、直到赵孟頫,笔法可有质的变化?虽然清朝推崇北碑,出现了笔法的丰富:也只是丰富了而已,并没有实质的动摇根本。
从这一点上来讲,魏晋笔法并不是不可超越,而是不需超越——因此题目给出的疑问,事实上有点伪命题的意思。
其实真正需要探讨的是,怎样像魏晋时代一样,把笔法结合时代精神和个人气质的传统拾回来就好了。纵观当代书坛,做好这一点的不乏其人,都已为公众熟知,其余仅仅计较某碑的这个点怎么写的;某帖的这个撇是怎么撇的。。。小技巧而已,已经失去了自由创新的根基。
魏晋笔法,之所以被称为无法超越的笔法,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现在已经无法再现。
清谈玄学的出现,社会风气的影响,是魏晋笔法诞生的主要土壤。现在流传下来的墨迹书法,尺幅都很小,《兰亭序》算是当时的巨幅作品,但在我们今天看来也只有那么一点点大小。王羲之的《十七帖》就更小了,大都是以书信手札的形式出现。
为什么后人在评论五代杨凝式的书法时,说洛阳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栏,杨凝式的《韭花帖》无非就是吃了韭花之后身体不舒服随手写了一篇日记而已,但是却与魏晋笔法非常的接近。而现在的很多人写王羲之的书法时,刻意模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行笔缓慢、慎之又慎。这与当时王羲之的书写状态是完全不相符的,可以想象,王羲之当时写信的时候,行笔速度是很快的,他可能追求书法的美观,书法的艺术性,但是他的重点不是在书法本身为了写而写,而是为了表达自己写信的本意。
也就是,王羲之当时写字的时候是以实用为主,而把书法美观和艺术性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但是后人在临摹王羲之作品的时候,把实用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把美观和艺术性放到了主要位置,甚至根本就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只是单纯的为书法而书法,这就是魏晋笔法无法再现的最根本原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代瓷器笔法特征描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代瓷器笔法特征描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