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光绪时瓷器上画马特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光绪时瓷器上画马特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八骏图的作者是贝夫?
不是。是载瀛(1875—1930),爱新觉罗氏,清朝贝勒。道光帝孙,敦郡王奕誴第四子,初封二等镇国将军,加不入八分辅国公衔,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袭封贝勒。擅画马,取法郎世宁,中西融合,画风精工、细密,讲求晕染。有子:溥伒、溥僩、溥佺、溥佐。其子溥伒、溥佐等都受其影响,长于绘事。
《八骏图》是从六朝起就很流行的一幅画。画的是周穆王游昆仑山时为之驾车的八匹良马。有关八骏的名目,各书记载不同。
晋王嘉《拾遗记》中记载:“八骏之名,一曰绝地,二曰翻羽,三曰奔霄,四曰越影,五曰逾晖,六曰超光,七曰腾雾,八曰挟翼”;《穆天子传》中记载为:骅骝、騄耳、赤骥、白羲、渠黄、逾轮、盗骊、山子(柳宗元的《观八骏图说》即***用这种说法)。到柳宗元时代,有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忽然写作了不少有关《八骏图》的诗文。
著名的就有白居易《***府》中的《八骏图》、元稹的五言古诗《八骏图》、李观的《周穆王八骏图序》等等。
这一文学现象可能与唐德宗的望云骓马有关。元兴元年三月,因李怀光叛乱,唐德宗临幸梁州,七月反京。关于这件事,元稹在《望云骓马》歌序中说道:“德宗皇帝以八马幸蜀,七马道毙,唯望云骓来往不顿,贞元中老死天厩。”
李肇《国史补》也谈到了这件事,他说望云骓:“后老死飞龙厩,贵戚多涂写之。”
《八骏图》是徐悲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为不可多得的珍品。八骏图,据《拾遗记。周穆王》记载,“八骏图”中的八匹马传为周穆王御驾坐骑,谓“王驭八龙之骏”。从毛色看,分为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八骏。
《八骏图》是清代画家艾启蒙所创作的一幅中国画,描绘的是在绿波清溪畔,八匹马或徐步缓行,或伏地憩息,或俯首食草,或引颈长鸣,神态生动。艾启蒙用笔法勾勒渲染,施以不同的色彩,让画面显得丰富浓郁,在苍秀中呈现清润之气。
末代皇帝溥仪的叔叔载涛被称为“最有骨气的王爷”,他有什么***的经历?
满清覆亡后,皇室们的命运发生巨变,某些人甚至沦落到穷困潦倒的窘境,其中末代钟郡王载涛便是典型。不过跟其他人不同的是,载涛尽管很落魄,但骨气却很硬,多次婉拒日寇的邀请,声称就算是摆摊、卖破烂也不做汉奸,并曾怒斥溥仪卖国求荣。那么,载涛究竟是怎样一位***的人物?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载涛是道光帝之孙,醇贤亲王奕譞第七子,光绪帝的异母弟,宣统帝的亲叔叔,身世极为显赫。因为叔父、钟郡王奕诒死后无子,而奉旨入嗣的载滢(恭亲王奕䜣次子)又因过被革爵归宗,所以在载涛15岁的时候(1902年),便过继给叔父为子。6年后,载涛正式承袭钟郡王的爵位。
载涛年轻时,曾在法国索米骑兵学校留学,专修骑兵作战科目,由于天天跟马打交道,由此跟马结下不解之缘,一生爱马、画马。载涛多才多艺,除了擅长养马、画马外,还对京剧情有独钟,曾接受京剧教习张淇林的传授,学习武生表演技巧,以武功扎实、擅演猴戏而著称。
光绪帝、慈禧太后先后离世后,醇亲王载沣出任监国摄政王,以辅佐儿子、宣统帝溥仪治理国家。载沣执政后,大量启用宗室成员担任要职,而作为他的弟弟,载涛自然被给予重任。在载沣执政的3年期间,载涛先后出任禁卫军大臣、赴英国专使大臣、军谘大臣、蒙古镶黄旗都统等职务。
爱新觉罗.载涛(1887~1***0)是醇亲王奕譞的儿子,道光的孙子。光绪皇帝的异母弟,他排行老七,溥仪的老爸排行老五,光绪排行老二。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七叔,载涛比光绪小16岁,比溥仪大19岁。
▲载涛王爷
载涛一生爱马,画马,对马匹的饲养和训练有一套独到的方法,被称为“马王爷”。他还是京剧票友,对武生情有独钟,长靠短打样样在行,有一定的武功基础,李万春曾随他学戏三年。
在晚清、民国甚至解放初期,马匹是军队的编制成员,现在机械化部队取代了“马队”。过去可不一样,马是部队的战备物资,炮兵的火炮要靠马运输,解放初军队还有骑兵连的建制。
1920年,载涛在清朝灭亡后,生活没了着落,曾在德胜门外收卖过破烂,日子过着十分清贫。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张作霖想邀请他出山,谎称和他***。载涛特别喜欢马,一听很高兴的应邀去了张作霖的住处。张作霖原本一来想借***拉近和载涛的关系。二来借***打压一下载涛的傲气,其实载涛没傲气,不过却有傲骨。
▲载涛
在***时,张作颐指气使,态度十分傲慢,觉得自己过去曾做过响马,马术是高人一筹的。结果载涛的马远远超过了张作霖的马,张作霖不得不佩服载涛的马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光绪时瓷器上画马特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光绪时瓷器上画马特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