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代瓷器上书卷图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清代瓷器上书卷图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装帧艺术主要形式之一卷轴装流行于唐代盛行于五代?
卷轴装裱是传统书画的装裱形式之一,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盛行于唐朝,后来成为中国书画装裱最常用的形式。
早期书籍和绘画的装潢方式区别不大,多以卷轴、折迭形式为主。随着纸成为书写的主要载体,书籍外观开始产生变化,“黏页”、“缝缋”、“旋风”、“梵夹”等方便阅读的装裱形式应运而生。公元九世纪,当方版雕刻印书技术成熟使用时,折迭册叶,装订成书,已成为书籍装潢主要方式,自此,“书”与“画”的外观逐渐分途。宋元两代常用的“蝴蝶装”、明朝宫廷流行的“包背装”,以及清代盛行的“线装”,都是在册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有清一代,“穿线订书”既经济且耐用,遂逐渐成为书籍最普遍装帧形式,虽然沿用至今,但相对于“洋装书”,今日的“线装书”已成为古籍的代称之一。
四大古书院历史?
“四大书院”指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三大书院无争议。
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与石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有争议。
1998年4月29日,国家邮政局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邮票所选书院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由于石鼓书院毁于日军战火,来石鼓书院实地考察的人只见山石、不见书院,而后改选河南郑州登封嵩阳书院。
2015年12月12日,历史上曾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四大书院齐名的新洲问津书院百年大修落成。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是指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
1、应天书院应天书院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居古代四大书院之首。所以,《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
1998年国家邮电部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其前身为南都学舍,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2、岳麓书院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现为长沙市文化旅游主要景点之一。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3、嵩阳书院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
嵩阳书院,是中州教育史上的一颗明珠,中国古代的高等学府。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
4、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且有“海内书院第一之称”。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馆内藏品反映了庐山历史文化的辉煌,有当地出土和及从外地搜集的古代青铜器和历代陶瓷,有唐宋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米芾、黄庭坚等在庐山的手书碑拓,有明清著名书画家唐寅、郑板桥、朱耷(八大山人)的字画卷轴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代瓷器上书卷图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代瓷器上书卷图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