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瓷器底部护胎釉特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瓷器底部护胎釉特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耀州窑瓷器真品底足特征?
耀州窑瓷器在不同时期其底足的特征不同,唐代时期的耀州窑盘碗瓷器底足为宽矮圈足,也被称为玉璧形底,晚唐时期逐渐演变为圈足细窄的玉环底。
五代时期的耀州窑瓷器最明显的特征是器底较大,其足多外嫩,通体施釉到底,有较多的裹足釉装饰,并且器底或足底大多都会留有三角支垫或托珠支垫的痕迹。
宋代早期耀州窑瓷器器底较宽,足底常粘有石英托珠。宋代中期耀州窑瓷器底足增高,而宋代晚期的耀州窑瓷器底足变矮,器胎变薄,同时出现了鸡心底。
底足特征:早期以器壁厚不挖足(***圈足),到中晚唐时期,盘碗底足为流行的宽矮圈足(玉璧型底),这种玉璧型底的发展规律是,时代早则挖足浅而少,所留玉璧足特别宽,时代晚则挖足渐深,玉璧足渐窄,晚唐时圈足演变为细窄的玉环底。在整个唐代,该窑底足都做大底,器底露胎。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窑场,是北方青瓷的代表,曾兼烧黑、白、褐、黄、花、酱釉瓷及唐三彩等,是古代北方烧制陶瓷品种最为丰富的一处综合性窑场。耀州窑始于唐代,北宋末为鼎盛期,宋代六大窑系,终于民国。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区之一。
钧窑碗底足怎样鉴定?
钧窑碗底足的鉴定方法:钧瓷釉面稍厚,乳泽程度高,有蚯蚓走纹纹路,蟹爪纹等肌理纹路,使得钧瓷更加耐看;表面色泽玉润,窑变产生自然花纹,让人回味不已。
钧瓷足部常用芝麻酱色的护胎釉,也是其特征之一。
钧窑碗底足鉴定方法:看成色:金代初期的钧窑瓷器做工精致,俢足仔细、规整,器物外底足也上釉,仅露足端,而往往在露胎的足端施一层酱黄或褐色护胎釉,足部看不到削足痕迹。
金代后期的器物外底足虽无前期制作规整,也象征性地在外底足上釉或点釉,制作显得急促而潦草。
后期,器物的外底足往往没有点釉,器物外不施满釉,碗盘罐施釉不及足。
金代钧窑从造型上看仍然有宋代钧窑的韵味,但是底足状态发生了变化,从下组金代钧窑碗的图来看,修足也比较规矩,但是圈足内不再是满釉了,就沾了一两滴水;圈足外的釉水仍然近圈足,但是又有元代钧窑胎釉结合处的那种流釉痕迹。
下面这张图是一件金代钧窑执壶的底足,可以看到圈足内也是没有满釉,胎体比较厚重,应该是考虑这件执壶的尺寸稍大一些,圈足太小会与其不协调,不符合金代人的审美。
所以我们讲钧窑立件或者说大件,一般是金代才有的,宋代以小件为主。
下面两件是带有支钉痕的,那么在宋代会有裹足支烧的工艺,但是圈足上也是包了釉的。
这两件金代的标本可以看到足脊是露胎了,而且支钉痕也很粗,这些都是金代底足的特征。
之前在河南许昌有一座金代的夫妻合葬墓,里边就出土了类似的工艺特征的钧窑。
宋金的支烧底足 下面两张图是金代钧窑藏品,可以看到圈足内也是没有上釉的。
一是不同时代的瓷器底足有不同的工艺特征。
唐代用饼底,宋代以前很多瓷器的底足有垫烧痕,元代瓷器底足中心有鸡心状,清三代的大笔海很多用玉壁底,康熙底足往往有二层台,南宋官窑的修足非常规整特别是琢器等等。可以说瓷器的底足是了解一件瓷器的重要窗口。
二是不同窑口瓷器的底足有不同的工艺特征。
钧窑瓷器宋代施釉到底,往往底部还有护胎浆,而元代钧窑则施釉不到底,往往还外低内高有倾斜度。宋代汝窑底足多见支钉痕,元代龙泉底足往往旋肚脐秞。
三是瓷器新老底足的反映完全不同。
一方面老瓷底足的露胎部分发干、相对粗疏,新瓷底足露胎部分显腻、相对密实。这是不同时代瓷土的粉碎工艺、淘洗土艺和瓷胎的成型工艺所决定的。另一方面老瓷的流传过程中圈足的包浆、磨损痕有明显的老化熟旧痕迹,而新瓷则火气未退没有包浆显得生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瓷器底部护胎釉特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瓷器底部护胎釉特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