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报恩寺瓷器价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报恩寺瓷器价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长干寺始建于?
长干寺
长干寺前身建初寺始建于吴大帝孙权赤乌年间(238-251),比栖霞寺早建250年左右。代有兴替,名亦屡易。创建之初,因寺旁长干里定名长干寺。宋代改为天禧寺。明洪武时焚于大火,至成祖承前代旧址,于永乐十年(1412)六月重建,以报“皇考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皇妣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大恩罔极”,遂更名大报恩寺。当时征集军匠夫役十万人,至宣德六年(1431)八月竣工,历时19年。
寺周围九里十三步,宫殿樛郁,以四天王殿、大殿及琉璃塔最为壮丽,而琉璃塔尤驰名于世。塔为八角形,上下九层,高三十二丈九尺四寸九分。外壁以白瓷砖按级合甃而成,砖刻一佛像,自一层至九层所用砖数相等,砖的体积按级缩小,佛像也跟着缩小。每层覆的琉璃瓦。塔顶有铁棒置以金球,塔檐角计悬有风铎152个,塔内外,又篝灯146盏,日夜长明,谓之长明灯。篝灯长明,有如星光灼烁,风吹铎响,声彻数十里外,千奇百丽,称为天下第一塔。西方人叫它为“瓷塔”,论为“绝美的伟大建筑”。
根据史料记载,长干寺建于东晋孝武帝时期,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可政何尝于终南山得唐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在长干寺建塔瘗藏;宋天禧二年,下诏整修长干寺,并下诏将长干寺改称“天禧寺”,新建9层佛塔,赐名为“圣感舍利塔”,塔下建地宫,收藏传世舍利。
南京大报恩寺为什么在国外比国内出名?《老友记》、《生活大爆炸》上都曾出现过它的身影?
提问中所说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在国外的知名度高于国内,在一定程度上只是琉璃塔被毁灭之后所出现的现象。实际上,作为中国古代的一座恢宏建筑奇观,大报恩寺琉璃塔曾经在海内也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譬如写过初中课文《湖心亭看雪》的明代文学家张岱,在其散文集《陶庵梦忆》中,就将大报恩寺琉璃塔作为全书紧随描述明孝陵的《钟山》一文的第二篇文章,足见大报恩寺的地位之高和影响之大。而在明清两代,不少文人墨客在南京游玩和生活期间,都会游览作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并留下诗句。甚至连康熙皇帝在南巡时,也特意登临琉璃塔并留下诗作。
随着明代中期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并与中国接触,部分曾经来到过南京的欧洲人也开始在各种游记中提及南京琉璃塔。但真正让琉璃塔风靡欧洲的,则始于165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出一使团出使中国时,随行画家约翰·尼霍夫在其游记中画下了被其称作瓷塔的琉璃塔的图画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约翰·尼霍夫游记在欧洲出版之时,恰逢欧洲开始掀起一股持续上百年的“中国热”。在这场“中国热”中,中国的服饰、装饰品、图画乃至中国文化典籍都成为欧洲宫廷崇尚追求的事物。在这种风潮背景之下,南京报恩寺琉璃塔因其无与伦比的高度(高78.2米,是中国古代仅次于北魏洛阳永宁寺塔的第二高佛塔),以及极具中国特色的外形而很快得到猎奇的欧洲人的青睐,进而成为中国的象征。此后,大报恩寺琉璃塔的痕迹,便以“南京瓷塔”或“中国瓷塔”的名声在欧洲的图画和文字作品开始不断显现,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甚至也于1839年在其童话《天国花园》中留下了“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这样一段有关琉璃塔的文字。除了这些文艺作品外,欧洲各国王室也纷纷按照琉璃塔的样式建造中国式佛塔。直到今天,英国伦敦的皇家植物园内,还有一座建于1762年、仿照琉璃塔外形建造的邱园宝塔。之后,大报恩寺琉璃塔虽然于1856年在太平天国战乱中被毁,但琉璃塔在欧洲的影响力并未磨灭。甚至在此之后的1875年,《大英百科全书》还收录了“南京瓷塔”这一词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报恩寺瓷器价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报恩寺瓷器价格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