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代瓷器镶嵌铜镜图案特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清代瓷器镶嵌铜镜图案特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镜都是多大尺寸?
小型铜镜尺寸一般在3厘米~8厘米,中型铜镜尺寸在10厘米~39.4厘米,大型铜镜,据目前的实物来看尺寸超过一米。工艺上则除了传说中的透光投影技外,还有镶嵌、错金银等。
古人为方便使用,古镜尺寸大多小而薄,除特殊的外,一般为100至150毫米,大的在150至230毫米间,小的在100毫米以下;小于50毫米、大于300毫米为罕见镜种。重量一般在几十克至三四百克之间,极少数达700-800克。
铜镜形状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葵花形、盾形、瓶形、钟形、桃子形等。纹饰则各具时代特征:殷商时期多用叶脉纹、平行线纹、多圈凸弦纹等;西周时期多用重环纹、鸟兽纹等;春秋战国时期多用山字纹、凤鸟纹、蟠螭纹等;汉代除继续沿用战国镜纹饰外,最 流 行的纹饰有规矩纹(博局纹)、草叶纹、星云纹、连弧铭文纹、蝙蝠形柿蒂连弧纹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则多用兽纹、变形四叶纹、瑞兽纹等;隋唐时期多用瑞兽纹、四神纹、花鸟纹、宝相花纹、海兽葡萄纹、十二生肖像纹等;五代以来由于政局变化,铜镜铸造也有明显的时代差异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至明代铜镜铸造业已是江河日下,逐渐被实用的玻璃镜所代替了。
状元及第是什么古代铜镜?
在镜背只铸出4个字:龙凤呈祥、长命富贵、百岁团圆、寿山福海、状元及第、五子登科、一品当朝、为善最乐等,字体大,书法好。如此有明确希求福禄寿的铭辞的铜镜就是宋镜。铭文的特点是区分汉,唐,宋,金,明镜的标志 "状元及第"铜镜 应是宋镜,典故没有如果是青铜材质,基本可以判断为是宋、元或明代早期之物,黄铜是明代中后期才出现的。 铜镜的整体风格古朴浑厚有余但精美程度不足,清代的铜镜背面多有“状元及第”等吉语或花鸟纹饰,而且铜镜的直径也要小很多,在清代铜镜的铸造中根本没有宽缘这样的风格,可以基本排除清代铜镜的可能。
家里有一面古代铜镜,好像是黄铜的,想知道是什么朝代的,值多少钱?
状元及第的黄铜镜一般是明清时代才出现的,以清代的状元及第铜镜为多,LZ上面的铜镜面积大约10厘米左右,按照价格大约在400-1500之间。LZ的铜镜保存完好,应该属于清代物品。
清朝用什么镜子?
后来有的人家里用的是铜镜,有的用的是玻璃镜~
玻璃镜的成本低廉,工艺业没有铜镜那么复杂,很好推广,这样的话~后来就都是玻璃镜了~
如何鉴赏汉代铜镜的铭文、四神纹、云气纹和乳钉纹?
谢谢您的邀请!
铜镜收藏是古玩收藏里一个重要的门类,铜镜是中国古代,特别是古代贵族重要的生活用具,铜镜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铜镜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战国始盛行,产量大增。到汉代,由于日常生活的大量需求,加之西汉中叶后经济飞速繁荣,铜镜制作产生了质的飞跃。所制铜镜工艺精良,质地厚重,镜背铭文图案丰富多样。后经唐宋时代两次发展高峰,到明清时期,随着近代玻璃的诞生,铜镜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汉代是铜镜的一个飞跃期,以至于宋代就有大量的仿汉铜镜。
题主问如何鉴赏汉代铜镜的铭文、四神纹、云气纹和乳钉纹,我们今天借阅《中国青铜器全集第16卷 铜镜》来带领大家欣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代瓷器镶嵌铜镜图案特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代瓷器镶嵌铜镜图案特征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