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蛋壳瓷器的实际价值是多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蛋壳瓷器的实际价值是多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最轻最薄的瓷器?
三环蝉翼玉露碗
薄胎瓷源于宋代,有“脱胎瓷”“蛋壳瓷”的美称,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品种中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
目前只在国内少数陶瓷产区能生产,能做到三环蛋壳瓷“薄如蛋壳、温润如玉”水平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在三环集团目前能做出“蝉翼玉露碗”的师傅,包括刘德新在内,仅有4人。
大汉窑”运用的釉下工艺,瓷化强度大,光泽丰富高雅,而且永恒不褪色,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其薄胎技术最薄处仅为0.17毫米,一只碗重量只有几克,成为世界上最薄、最轻的瓷碗。
仿大明珐琅彩薄胎杯的特点?
1.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2.造形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
3.底轴,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
4.珐琅彩***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器的胎很薄,几乎没有胎骨的薄度。最早见龙山文化黑陶蛋壳杯。瓷器,据文献记载,明代万历时吴昊十九所制的卵幕杯,“薄如蝉翼”,只见透明釉几乎不见胎骨。薄胎杯制作要求极高,特别是修坯,极容易变形。
瓷器高温多少度?
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
1、黑陶是在焙烧时,前期***用氧化焰,烧窑快结束时用浓烟薰翳(这时火焰是还原焰),经短时间渗透,便呈现黑色。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有的黑陶表面乌黑发亮,胎体薄如蛋壳。白陶是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
2、在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还出土了独具特色的印纹硬陶,此后,人们还创烧了表面施釉的陶器,称釉陶。常见的有两种,一是胎呈灰色,胎质坚硬,器表带有灰色透明青釉,烧成温度达1200℃的釉陶。其物理性能已接近瓷器,原料为高岭土,吸水率很低,火候1200℃,叩之有金属声。因此称这种釉陶为原始青瓷。另一种是胎呈红色,表面施绿、黄、黄褐色的低温釉,釉料中有铅作助熔剂,因之称铅釉陶器。在西汉晚期已经出现。唐三彩便是低温釉陶。
3、先用60-70℃的温度烘干,然后预热到600℃,再用1200-1300℃的高温加热,最后降温。烧制碗碟时,将高岭土、钾长石、钠石等粉碎,搅拌成面团状,用机器按碗碟形状压成坯,一批碗碟最快6个小时烧制完成,厚一些的则需10多个小时。
中国的碗哪些最有名?哪些有收藏价值?
我国瓷器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碗,例如明代成化的青花秋葵碗,弘治的娇黄釉碗,清代的珐琅彩虞美人碗,但是要论稀有度,还得数我这件藏品~半脱胎的〈明永乐甜白釉暗刻凤纹薄胎蛋壳碗〉。
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永乐甜白釉暗刻凤纹薄胎蛋壳碗全部是原始的手工拉坯,只有2m/m厚的坯体,然后再修胎,因手工刮削,所以会有轻微的薄厚不匀,甚至会刮穿胎体,所以会在在器表留下痕迹,经过上釉烧制后,我们透过器物光滑的外表会见到许多并不均匀的弦纹和手工修刮的痕迹,甚至可以透过釉面看到小洞的痕迹,(参考图6,图7)。
整个碗薄如蛋壳,只有几十克重,很难保存,所以能完好保存至今的估计很少,所以我认为它是瓷胎碗中的上品,精品。碗底有〈永乐年裂〉四字暗刻款,朦朦胧胧看不清楚,所以需借助灯光才行。
顺便说明一下,现代仿品
使用电动辘轳,器壁薄而均匀,没有刮削痕迹,也没有手工拉坯痕迹。
而明代的真品薄胎蛋壳碗带一点粉色,而清代仿品带一点偏青色,大家可留心观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蛋壳瓷器的实际价值是多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蛋壳瓷器的实际价值是多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