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代观音头瓷器特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宋代观音头瓷器特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宋代木雕男像观音有哪些特征?
观音由男变女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提法,在福州的于山上就有一块乾隆御笔手书的《大士出土碑》,碑上绘有一尊形状粗犷、面目可怖的男身观音,手持净瓶盘坐在菩提树下,净瓶的瓶口处冒出一团轻烟,在烟端处现出一尊面目姣好的女身观音,形象地描述了观音由男变女的演变过程。
在永泰名山室西室凤立峰下,中国仅存的一尊宋代石雕男观音像高90公分,宽48公分,头戴冠,冠上有一小佛像,项挂珠链,敞襟,上身前倾,双手交叉放在像前的石案上,屈膝坐于基座上,双腿下垂,赤足,足下各蹬一小莲花,秀骨清奇,男身女相,慈眉善目不逊于女身观音。据说石像的材料看上去与普通石头没有什么两样,却比普通石头重上几十倍,几个普通人搬它都相当的吃力。
家家弥勒佛,户户***,在一般的善男信女眼中,***菩萨大慈大悲,雍容华贵的女性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乍一看到男身观音还真有些不习惯,其实,观音是男是女,在佛教典籍中似乎也有不同的出处与诠释。据说,观音乃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经常解脱遇难众生,后来,他奉命到中国宣扬佛法,变成一个勇猛的斗士形象,《华严经》上说他是“勇猛丈夫观自在”。因中国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又长相凶狠,为了接近众生,观音在菩提树下反思三天三夜后,把自己变成一位端庄秀丽的女子。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作品中可以说明当时观音是男女两相并存,到元代以后才全部***用了女相观音。
湖田窑影青观音造怎么样?有何依据?
我是鵟之翼,我来回答你你这个问题。 湖田窑影青瓷观音坐像,结跏趺坐,静穆端庄,亲切深沉。头戴莲花宝冠,胸前佩戴璎珞,身披广袖通肩袈裟,连头将身裹住,形成简洁的外在轮廓,从而突出了头面和前胸的精细雕琢,整体施青白釉,温润如玉,纹饰线条流畅优美,仅底部露胎。胎质坚致,洁白细腻,观音面相丰腴,宽额广颐。丹凤眼,直鼻小口,发髻高挽,容貌圆润慈祥,神态安详、秀丽柔美,是难得的宋代湖田窑影青艺术精品。我的回答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古湖田窑位于今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湖田窑是中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著名的古代窑场。
在南宋时期湖田窑涌现出了大量精美的瓷器产品,除了碗盘等生活用具,还包括各式水注、香炉、瓶、上面还有刻花装饰。从窑址调查和纪年墓葬出土的情况分析,宋元时期的青白瓷可以分为四期,第一期宋太祖至宋真宗(960~1016),第二期宋真宗至宋神宗(1017~1077),第三期北宋神宗至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078~1162)。南宋孝宗时期到元初(1163~1294)为第四期。这个时期的釉色光泽度稍弱,透明度有所降低,釉面呈乳浊状。达到了宋人追求的如冰似玉的效果。当时人们称其为***玉器。
本图中的观音佛像(局部)就可以看到如冰似玉的效果,湖田窑的鼎盛时期是南宋以及元代。尤其南宋产品特征显著,青白瓷的烧造显然是出于仿青白玉的目的。南宋词人李清照《醉花荫》词云: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此处“玉枕”指的就是色质如玉的青白瓷枕。下面这尊青白瓷观音像是观音三十三应化身之一的“千叶观音”釉面玉质感极强,莹润通透,正是宋人追求的目标。
“青白”一词,系宋元时期的用语,文献中多有记载,如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就记载了当时杭州城内有专卖青白瓷的店铺。入清以后,人们将青白瓷改称“影青瓷”,如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说:“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另外还有“映青”、“隐青”、之称。
下图为南宋湖田窑生产的“千叶观音佛造像。与本造像相同的湖田窑产品只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代观音头瓷器特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代观音头瓷器特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