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瓷器碎片装饰图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老瓷器碎片装饰图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哪里有收购古代瓷器碎片的?
看楼主哪里人,以北京来说潘家园是收购的,各地的古玩市场只要做瓷器的铺面摊点都有收购,楼主可以就近去询问谈价。
不过我还是要实话实说,楼主这些瓷片虽然品种比较多,其实都属于民窑的瓷片,值不了几个钱。如果跑一趟路费很多,很费时间的话,建议还是自己先收着,等那些到民间来淘老货的收藏爱好者来了,再谈交易,兴许比摊点店铺收购,价格还要高那么一点点。汝窑残片的价值?
汝窑残片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装饰使其备受珍藏家和艺术品投资者的追捧。根据残片的完整程度、年代、品相等因素,价值会有所不同。一些稀有的汝窑残片在拍卖市场上可以达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价格。然而,市场上也存在一些仿制品和低质量的残片,所以在购买时需要谨慎鉴别。总的来说,汝窑残片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投资价值,是收藏家们追逐的宝贝。
最近对瓷器碎片很感兴趣。有哪位朋友可以讲解瓷器这方面的?
对瓷片感兴趣,对于一个初学来说非常重要,许多瓷器碎片透露的信息,正是完整器物欠缺的,尤其是那种带天带地的(口沿跟圈足还有所保留),瓷片我们可以更直观的看到胎体,可以观察胎跟釉结合处的一些表现。
宋代五大名窑瓷片,元青花瓷片,明清官窑带款瓷片,品相好一点的现在价格都不菲。
瓷片若带有明确的纪年、窑场、制作者姓名,那就是藏家梦寐以求的宝贝。
从口部至腹部仰莲纹的颈部,有约为5厘米高的光素无纹部位,釉下有细刻写的残文字,为竖排,共八列,每列为两至四字不等,按不规则排列,从右到左,分别罗列如下:
“……龙泉 县小梅 窑匠 李熟 同妻陈 十二娘捨 大香炉 +觉元……”
除去两头两尾的有不明存字外,其中的“龙”“泉”“大”“觉”“元”等字稍也有残缺,但基本能猜认得出来,而“县”“熟”“陈”“捨”等为繁体字。其他的16字,个个清晰可认,还能连成句,意思完整,蕴藏信息极为丰富,此瓷片就是瓷片中的王者。
瓷片是学瓷的标本,古陶瓷爱好者和古陶瓷研究者对瓷片都非常感兴趣。
学瓷除了理论之外,大量地接触实物,通过对真实的历史遗存仔细的观察、研究,解读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的原料差异和工艺特征,进而解读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追溯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结合前人正确的理论指导,从接触真实标本增加对古器物的感受和一般认识。有机会的话,自己到一线工地捡拾(这是我以前很喜欢的事),各和遗存、灰坑虽说是故人的弃物,但它却是真实留存,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层,可以接触到不同年代和不同品种的瓷片、残件。
随着标本的增加,认识的提高,你会提高对标本的要求。比如你分享的几片小片,一般只能判断为明代青花,至于进一步的断代、分优劣,这些小片上的信息量就不是很充分(当然,玩得好的朋友也能会作更进一步的判断)。比如,明初到明末器物造型、胎釉特征、修足、青花钴料、纹样、绘画手法、款识都会有变化。标本是我们了解古陶瓷器物不可替代的老师,当然希望它在各个特征方面有尽可能多的显现,这样有助于更清晰、准确地作出合理的判断。许多爱好者通过对大量各品种瓷片的学习研究,获得了深刻体会,如果要接触到那么多的完整器是不可想象的。
青花人物四炉装烧倒窑残件标本
一般灰坑中,青花瓷的比例是比较多的,另外如龙泉、青白瓷也是大类,积累多了会有各种单色釉、各种彩瓷等等,品种非常多,可以分门别类收集起来,逐一弄清它的生世。
各个朝代都有不同层次和不同用途的使用要求,制作水平和艺术表现力各不相同。比如御用、官用、定烧、外销、民间用瓷,会有很大差别。官用器物、皇家用瓷是不计成本的,毫无异问是顶级器物。越是高端的,制作和留存必然量小,它们的价值和稀缺性会引起收藏者的追逐,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但相对完整器,有时偶能遇到,或在藏友的收藏中见到,能上上手。要知道上百万、千万、上亿的器物不是每个爱好者都能上手端详的。许多朋手持"顶级"器物,无法判定身份,也是由于没能接触真实器物,把"相似"的东西收而藏之,弄得真***莫辨。
因为瓷片标本重要性的凸现,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现仿的瓷片和残件,欺骗不知就里的爱好者,对此,初学者要有所注意。如果中了这种"苦肉计",决不单是钱财的问题,而是收藏之路走向的问题了。
瓷片标本的学习是一种投入少,产出大的事。它的产出我们从市场不断上涨的价格,拍场不断突破的纪录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是一项更大的无形资产。对标本的投入,是学习、审美、增值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瓷器碎片装饰图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瓷器碎片装饰图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