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清瓷器鹿的特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清瓷器鹿的特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储秀宫前的铜鹿与铜龙?
储秀宫参观时,很容易注意到宫前的一对铜龙和铜鹿,它们十分引人瞩目。其中,这对铜鹿为清光绪九年(1883)铸造。铜鹿高1.6米,宽约0.3米,置于高0.22米的铜座上。其有着高高的梅花形犄角,显示出一种丽人般的气质。其眼神柔顺,嘴唇微张,伫足静立,又给人以驯服、祥和之感。
这对铜鹿立于储秀宫庭院外,渲染了储秀宫的建筑氛围,似乎表达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怀。
喜鹿封侯意思?
喜鹿封侯是古代瓷器物品,鹿纹作为吉祥纹样在古代瓷器上多见,从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与辨伪上来讲,元代瓷器绘画鹿纹的不太多,但是绘画比较生动,整个鹿身用笔触渲染,整体一色,鹿身的肌肉明暗靠画笔间的留白体现。
鹿纹在明代瓷器上绘画逐渐增多,特别是明代晚期官窑有百鹿尊,民窑常常绘画喜鹿封侯等纹饰,都有着比较吉祥的寓意。明代的鹿纹绘画线条粗犷,鹿身渲染多为同一色平涂,鹿身的绒毛绘画简单,大多用笔触点出小点,代表身上绒毛。
鹿的雅称及寓意?
鹿的雅称有:斑龙、角仙、巨鹿侯、茸客、伊尼、西王母、密利迦罗、玉角。
鹿科(Cervidae)是哺乳纲偶蹄目的一科动物。体型大小不等,为有角的反刍类,其特征是生有实心的分叉的角,一般仅雄性有1对角,雌性无角,体长0.75~2.90米,体重9~800千克。
1、鹿古人心目中“信而应礼”、“恳诚发乎中”的“仁兽”。 远古时代就出现了鹿崇拜,许多民族都崇拜白鹿。在佛教故事 中,鹿是正义、善良、吉祥的化身。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鹿还是 权力的象征,如“逐鹿中原”。“鹿”与“禄”谐音,意为财运。梅 花鹿被人们视为健康、幸福、吉祥的象征。
2、鹿还象征吉祥长寿和升官之意。传说千年为苍鹿,二千年为玄鹿。故鹿乃长寿之仙兽。鹿经常与仙鹤一起保卫灵芝仙草。鹿字又与三吉星:“福、禄、寿”中的禄字同音,因此它在有些图案组织中亦常用来表示长寿和繁荣昌盛。
3、神话传说中说鹿是天上瑶光星散开时生成的瑞兽,常与神仙、仙鹤、灵芝、松柏神树在一起,出没于仙山之间,保护仙草灵芝,向人间布福增寿,送人安康,为人预兆祥瑞。还说千年的鹿叫苍鹿,两千年的鹿叫玄鹿,南极仙翁——老寿星就选择了鹿当他的坐骑。鹿的出现还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
4、我国是世界鹿类动物的主要发源地,其中梅花鹿、麋鹿、水鹿、马鹿、白唇鹿,以及麝、獐、麂等产地皆在中国,而且我们祖先养鹿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早在商时纣王即筑有鹿台,放养鹿只作为观赏***之用;周文王亦曾在今陕西户县筑有灵囿,《诗·大雅·灵台》载:“王有灵囿,麀鹿濯濯。”其百里园中林木繁多,鹿群出没。
5、因为鹿、禄谐音,后来人们为祈求***厚禄,以有鹿为吉兆。又因鹿有通灵之气,故隋唐以后历代统治者往往用其作为祭祀品,如唐代州县祭社稷、先圣,释奠于先师,即笾以鹿脯,豆以鹿醢。到明朝,大祀的主要祭品仍是鹿脯、鹿醢、鹿臡等物。
6、历史发展到清代,由于满族先民对鹿的原始崇拜,认为鹿作为风雨之神和上天的使者能够通天,故每次出猎前都会聚在一起跳萨满鹿神舞,以祈求出猎吉祥。此外,满族的某些氏族供奉鹿神、祭祀时,萨满神帽上插鹿角, 以象征鹿神。鹿在宗教中的这种象征意义,使清代的鹿文化和鹿祭制度,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清瓷器鹿的特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清瓷器鹿的特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