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辽代鸳鸯图案瓷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辽代鸳鸯图案瓷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彩鸳鸯壶有什么用?
辽三彩鸳鸯壶
辽三彩鸳鸯壶,是辽代(907年—1125年)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于1***7年出土于辽墓。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乡,现藏于赤峰博物馆。
壶高20.1厘米。
辽三彩鸳鸯壶是现出土的两件辽三彩鸳鸯壶的其中一件,极为珍贵,充分体现了辽三彩的精湛工艺技术。
见1***7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王家店辽墓三彩器,磁州窑制品,高十七八厘米,壶体做浮水鸳鸯形,鸳鸯卧于莲叶上,以管状喙为流,背上有口,口至尾有云状提梁,***圈足。
辽三彩是辽代独有品种。它继续了唐三彩的传统,故又称之为辽三彩。辽早期重殓厚葬,贵族、富人身后随葬大量金银珠宝,大量社会财富埋于地下,造成极大虚耗。到辽中期圣宗、兴宗决心改变这种做法,于是大量烧制辽三彩作为随葬品。
潇洒和自由成就了契丹人粗犷豪迈的民族性格,睿智的契丹艺术家们却又以细腻之心建造了这种鬼斧神工的艺术品,并选择民间喜爱的鸳鸯造型,只愿美妙、忠贞的恋爱在希冀的天堂里依然永恒。

起
文物鉴赏
壶高20.1厘米,整体造型是一只羽翼丰满的鸳鸯,在鸳鸯的背部有一个 五瓣花形的注水口,注水口与尾部用弧形的提梁相连接,它巧妙的借助了鸳鸯的喙部、也就是嘴巴做成了壶嘴。
历史价值
辽代的三彩器数量很多,品种丰富,比如辽三彩海棠盘、辽三彩方碟,都是极具契丹民族特色的产品。然而在所有的辽三彩作品中,艺术水平最高的当属辽三彩鸳鸯壶了。现已知的辽三彩鸳鸯壶只有两件,而其中一件馆藏于赤峰
赤峰市博物馆纪念品都有啥?
赤峰市博物馆内现有馆藏文物八万余件(组),80%为考古发掘成果,部分为征集、捐赠品。藏品包括: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玉器、石器、骨器、蚌器、铁器、金银器、丝织品、皮革制品、壁画、书画、珠宝类等。
其中一级文物135件(组),二级文物376件(组),***文物879件(组)。兴隆洼文化玉玦、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夏家店下层文化嵌贝彩绘陶鬲、西汉王莽铸陶钱范、辽代三彩鸳鸯壶、德妃墓出土辽代银茶具、清代金字《甘珠尔经》等文物都属馆藏精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辽代鸳鸯图案瓷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辽代鸳鸯图案瓷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